五月丁香六月婷婷玖玖激情,98精产国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中文日韩激情九色,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不卡,欧美性爱片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第一页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在线播放,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天堂网

行業動態

江西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 以舊換新實施方案

各市、縣(區)人(ren)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現將《江西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xin)和消費品以舊(jiu)換新(xin)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jie)合(he)工作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2024年4月29日

(此件主動公開)

江(jiang)西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

以(yi)舊換新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yu)印發〈推(tui)動大(da)規模(mo)設備更新(xin)(xin)和消費品以舊換新(xin)(xin)行動方(fang)案(an)〉的通知》(國發〔2024〕7號),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fang)案(an)。

一、總體要求

堅(jian)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te)色(se)社會主(zhu)義思(si)想(xiang)為指導,認(ren)真落實(shi)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和(he)(he)省委工作(zuo)要求,堅(jian)持市場為主(zhu)、政府引導,鼓勵先進(jin)、淘汰落后(hou),標(biao)準引領、有序(xu)提(ti)升(sheng)原則,發(fa)揮江西產(chan)業特(te)色(se)優勢,扎(zha)實(shi)推進(jin)設(she)備更(geng)新、消(xiao)費品(pin)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biao)準提(ti)升(sheng)四大行動,進(jin)一步釋放投資和(he)(he)消(xiao)費潛力(li),培育(yu)新質生(sheng)產(chan)力(li),促進(jin)經濟轉型升(sheng)級和(he)(he)人(ren)民(min)生(sheng)活(huo)品(pin)質提(ti)升(sheng)。

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筑、交(jiao)通、教育、文旅、醫療(liao)等領域設(she)備(bei)投資規模較(jiao)2023年增長25%以上(shang),重點行業主要用(yong)能(neng)設(she)備(bei)能(neng)效基本達到節(jie)能(neng)水(shui)平,報廢汽車(che)回(hui)收(shou)量(liang)較(jiao)2023年增加約(yue)一倍,二(er)手車(che)交(jiao)易(yi)量(liang)較(jiao)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hui)收(shou)量(liang)較(jiao)2023年增長30%,再(zai)生材料(liao)在資源供給(gei)中的占比持續提(ti)升。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設(she)備更新行動。

1.加快重點行業技術改造。開展“千項技改、萬企升級”工作,加快落后低效設備替代,更新升級高端先進設備和試驗檢測設備。到2027年,每年力爭推進實施1000個左右重點技改項目(含改建、擴建、遷建),推動10000家左右重點企業技改升級(含設備更新),帶動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000億元左右,其中,工業技改投資2000億元左右。全省全員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責任單位(wei):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各設區市人民(min)(min)政府(fu)落(luo)實(shi)。以下均需各設區市人民(min)(min)政府(fu)落(luo)實(shi),不再列出(chu))強化企業本質安全,推動石化化工老舊裝置安全改造,推廣應用先進適用安全裝備,提升民爆行業本質安全水平。(責(ze)任單位:省工(gong)業和信(xin)息化(hua)廳(ting)、省應急廳(ting)按(an)職責(ze)分工(gong)負(fu)責(ze)。以下責(ze)任單位涉及多部(bu)門的均按(an)職責(ze)分工(gong)負(fu)責(ze))

2推動生產和用能設備更新。加快生產設備綠色化改造,推動重點用能設備更新換代,結合實際推進水電、風電、光伏機組設備更新升級。到2027年,重點行業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責任單位:省(sheng)發展改革委、省(sheng)工(gong)業和信(xin)息化(hua)廳)嚴格落實能耗、排放、安全等強制性標準和設備淘汰目錄要求,推廣一批先進適用安全裝備,依法依規淘汰不達標設備。(責(ze)任單(dan)位:省工業和信息(xi)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應急廳)

3推動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推廣應用智能制造裝備,加快智能工廠建設,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汽車、電線電纜、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應急設備等領域“江西制造”產品競爭力。力爭用2年左右時間,培育打造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2000家,推進數字化改造企業10000家以上,實現重點產業集群工業互聯網賦能全覆蓋、重點行業“產業大腦”全覆蓋、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網聯”全覆蓋,全省制造業數字化水平明顯提升。(責任(ren)單(dan)位:省工業(ye)和信息化廳)

4加快環保設備更新改造。分級分類補齊一批、更新一批、提升一批環境監測、輻射監管、督察執法、環境應急等設備,持續鞏固拓展提升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嚴格落實污染物排放強制性標準,依法依規推動企業不達標環保設備淘汰和更新替換,推進鋼鐵、焦化、水泥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到2027年,重點行業環保績效達到A級水平的產能比例顯著提升。(責任單位:省生態(tai)環(huan)境廳(ting)、省工(gong)業(ye)和(he)信息化(hua)廳(ting))

5加快推進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更新改造。以供水、供氣、污水處理、環衛、施工設施、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為重點,分類推進更新改造。按照有關標準規范,更新淘汰超過使用年限、高污染、高能耗、老化磨損嚴重、技術落后的建筑施工工程機械設備。鼓勵更新購置新能源、新技術工程機械設備和智能升降機、建筑機器人等智能建造設備。到2027年,更新改造居民小區二次供水(加壓調蓄)設備800座、城市垃圾轉運站200座、各類老化燃氣管道2000公里,涉及更新改造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日處理總規模達100萬噸。(責任(ren)單位:省(sheng)(sheng)住房城鄉建(jian)設廳、省(sheng)(sheng)發(fa)展改革委、省(sheng)(sheng)生態環境廳)

6加快老舊小區設備更新及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推動交付年限15年以上的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或大修改造,對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修理價值,或者達到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其他報廢條件的老舊電梯,督促電梯使用單位依法履行報廢義務。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推進既有住宅、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更新改造超出使用壽命、能效低、存在安全隱患且無維修價值的熱泵機組、散熱器、冷水機組、外窗(幕墻)、外墻(屋頂)保溫、照明設備等。到2027年,累計報廢更新或大修改造老舊住宅電梯10000臺。(責任(ren)單位(wei):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市場(chang)監管(guan)(guan)局、省管(guan)(guan)局)

7推進城市公交車綠色更新。加快推進城市公交新能源車型替代,支持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換代,鼓勵各設區市全域推廣應用電動公交車。到2027年,力爭各設區市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比例達到86%,新能源出租車(含網約車)新能源化比例達到74%以上。(責(ze)任單位:省交通(tong)運(yun)輸廳)

8加快交通運輸設備和船舶更新。加快推動重點區域路網和千噸級內河航道網設施設備更新,支持新能源動力中重型貨車、船舶推廣應用,逐步開展國四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淘汰工作。到2027年,分別完成公路、航道數字化改造800公里、400公里,累計淘汰老舊內河運輸船舶100艘。(責任單(dan)位:省交通運(yun)輸廳(ting)、省生態環境廳(ting)、省工(gong)業和信息化廳(ting))

9推動老舊農機報廢更新。加快農業機械結構調整,淘汰能耗高、排放高、損失大、安全性能低的老舊農機。在產糧大市推進農機裝備集成配套,提升作業效率。到2027年,主要農業縣區農機報廢更新實施覆蓋率達95%以上,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8%以上。(責任(ren)單(dan)位:省農(nong)業農(nong)村廳)

10加快教學和科研設備更新。嚴格落實學科教學裝備配置標準,推動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加快淘汰落后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優先支持“雙一流”建設學科、學科評估B級以上學科建設,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平臺所需儀器設備更新。優先考慮更新建設公共科研平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需要的重大科研儀器和實習實訓設備。(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yuan)社(she)會保障廳)

11.推動文旅體設備更新提升。支持文旅融合,推進文旅場所設施設備更新改造,提高文旅設施設備安全性。支持旅游觀光、大中型游樂、文化演藝、文旅數字化提升等設備,廣電行業高清超高清設備、文物考古勘察科研設備、博物館高標準展示設備更新。鼓勵體育健身設施設備更新,助力全民健身運動。(責(ze)任(ren)單位:省文化(hua)和(he)旅游廳、省廣電局(ju)、省體(ti)育(yu)局(ju))

12.推進醫療裝備更新改造。加快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設備設施迭代升級,推動各級醫院X線計算機斷層掃描、磁共振成像系統等醫學影像設備和醫用直線加速器等放射治療設備的更新購置。(責任單(dan)位:省衛生健康委)

13.推動安防設備更新改造。開展前端物聯感知設備智能化升級,加快重點公共區域、重點行業領域等視頻監控和卡口類配套安防設備及視頻圖像平臺的更新改造。推進公安執法設(裝)備更新升級。到2027年,有條件的地方新建或改建城市前端設備智能化比例達到80%,農村重點部位視頻監控無盲區。(責(ze)任單位:省公(gong)安(an)廳)

(二)實(shi)施消費品以舊(jiu)換新(xin)行動。

14.加快汽車以舊換新。挖掘汽車消費潛力,激活汽車消費市場。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準,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加快更新達到報廢標準的執法執勤車輛。到2027年,全省汽車報廢更新量累計達20萬輛、年報廢機動車25萬輛。(責任單位:省商(shang)務廳(ting)、省公安(an)廳(ting)、省生態環境廳(ting)、省財政廳(ting)、省管(guan)局(ju))

15.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促銷活動。引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加大活動優惠力度。落實新能源汽車路權保障支持政策。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充電樁基礎設施運營企業適當下調充電服務費。到2027年,全省新能源汽車年銷售量達到25萬輛以上。(責任(ren)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公(gong)安廳、省交(jiao)通(tong)運輸廳、省發展改革(ge)委)

16.推動電動自行車淘汰更新。鼓勵電動自行車生產廠家、銷售商采取舊車折價回購并出售合規新車的方式,開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實施非標電動自行車清理整治,嚴厲打擊違法生產、銷售、改裝等行為。到2025年,全面淘汰備案非標電動自行車。(責任單位:省公安(an)廳、省商務廳、省市(shi)場監管局)

17.促進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支持家電銷售企業聯合生產、回收企業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開設線上線下家電以舊換新專區,對以舊家電換購節能新家電的消費者給予優惠。到2027年,全省家電以舊換新總量較2023年增長30%。(責任(ren)單位:省商務廳(ting)、省工業和信息化廳(ting))鼓勵消費爭議先行賠付做法,引導商家積極開展無理由退換貨服務承諾。(責任單位:省市場(chang)監管局)

18.推動舊房改造和家裝換新。依托“消費促進年”活動平臺,通過政府支持、企業讓利等多方式協同支持居民開展舊房裝修、局部升級改造,推動家裝消費品換新升級。引導企業提高家裝消費供給質量和水平,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費。打造舊房裝修和局部改造樣板間,豐富居民消費選擇。(責(ze)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shang)務廳)

19.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加強城市居家適老化改造技術指導,為有居家適老化改造需求的群體提供系統、簡單、可行的改造方案和技術路徑。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中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擴大改造對象范圍,實現愿改盡改。(責任(ren)單位:省(sheng)住房城鄉建設廳(ting)、省(sheng)民政廳(ting)、省(sheng)殘(can)聯、省(sheng)紅十(shi)字會)

(三)實施(shi)回收循環利(li)用行動。

20.健全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建立健全回收站點、分揀中心、集散中心等廢舊物資回收體系網絡,推進生活垃圾收運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系統“兩網融合”。持續推進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重點城市建設,優化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布局,支持廢舊產品設備交易平臺發展。完善公共機構辦公設備回收渠道,發展“換新+回收”物流體系,推廣“互聯網+回收”和“以車代庫”流動回收新模式。到2027年,每個鄉鎮至少設立1個回收點、主城區回收網點基本覆蓋。(責任(ren)單位: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she)廳、省自(zi)然資源廳、省國資委、省管(guan)局(ju)、省供銷聯社(she))

21.規范二手商品交易發展。鼓勵電器電子產品、家電、服裝、家具等零售企業利用現有銷售網絡規范開展閑置物品交易。完善二手車交易查詢平臺,持續優化二手車交易登記管理,規范網絡交易行為,大力發展二手車出口業務。完善二手電子產品信息處置機制,加強二手電子產品信息安全監管,防范用戶信息泄露及惡意恢復。推動二手商品交易誠信體系建設,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到2027年,全省二手車交易量達到65萬輛左右。(責任單位(wei):省(sheng)商務廳(ting)、省(sheng)發展改(gai)革委、省(sheng)市場監管(guan)局(ju)、省(sheng)公(gong)安廳(ting)、南昌海關)。

22.推進廢舊設備再制造和梯次利用。鼓勵對具備條件的廢舊生產設備實施再制造,再制造產品設備質量特性和安全環保性能應不低于原型新品。探索發展汽車零部件、風電光伏、航空等裝備再制造業務。推廣應用無損檢測、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技術工藝,提升再制造加工水平。有序推進產品設備及關鍵部件梯次利用。(責任(ren)單位:省發展改革委(wei)、省工業和信息(xi)化廳、省科(ke)技廳、省國資委(wei))

23.推動產業集聚化發展。支持國家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等產業集聚區發展。推動上饒、鷹潭、贛州、吉安、宜春、撫州加快發展有色金屬回收利用產業集群,贛州、宜春、上饒、新余、萍鄉、撫州加快發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集群。(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xin)息化廳(ting)、省商務廳(ting)、省自然資源(yuan)廳(ting))

24.引導行業規范發展。強化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信息化監管,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實施規范管理。推進危險廢物全過程監控和信息化追溯,參與建設國家再生塑料、再生金屬等再生材料使用情況信息化追溯系統。依法查處非法回收拆解報廢機動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行為,依法打擊再生資源回收、二手商品交易中違法違規行為。(責任單位:省(sheng)(sheng)生(sheng)態環境廳、省(sheng)(sheng)工業和(he)信息(xi)化廳、省(sheng)(sheng)商務廳、省(sheng)(sheng)市場監管(guan)局、省(sheng)(sheng)公(gong)安廳)

(四)實施標準提(ti)升行動。

25.加快完善能效、排放、技術標準。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嚴格落實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和乘用車、重型商用車能量消耗量值等國家標準。加快完善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優化提升大氣、水、土壤等污染排放控制水平。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教育、科研機構等積極參與碳排放核算、清潔生產、設備更新等國家標準研制。(責(ze)任(ren)單位:省市場(chang)監(jian)管局、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xin)息化廳(ting)(ting)、省生(sheng)態環境廳(ting)(ting)、省住房(fang)城鄉建設廳(ting)(ting)、省交通運(yun)輸廳(ting)(ting)等)

26.強化產品技術標準提升。貫徹落實國家對汽車、家電、家居產品、消費電子、民用無人機等大宗消費品標準升級要求,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教育、科研機構等積極參與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研制。建設標準創新型企業,打造一批重點消費品標準“領跑者”。落實碳標簽、碳標識等標準認證體系,鼓勵引導企業參與“雙碳”認證。到2027年,培育企業標準“領跑者”產品50個以上、標準創新型企業500家以上。(責任單位(wei):省(sheng)市(shi)場(chang)監管局、省(sheng)發展改革委、省(sheng)工業和(he)信息(xi)化廳等)

27.加大資源循環利用標準供給。加強二手產品交易、廢舊產品回收利用、再生材料使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宣貫,支持開展相關領域地方標準研制。推動制定一批涉及廢舊家電、電子產品等產品設備和材料零部件回收利用的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推進電子廢棄物整體資源化利用、電子元器件循環產業鏈等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責(ze)任單位(wei):省(sheng)(sheng)(sheng)市場監(jian)管局、省(sheng)(sheng)(sheng)發展改革(ge)委、省(sheng)(sheng)(sheng)工業(ye)和信息化(hua)廳、省(sheng)(sheng)(sheng)商務(wu)廳等(deng))

28.強化重點領域國際標準銜接。探索開展汽車、家電、碳排放等領域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比對分析,積極轉化先進適用國際標準。推進銅及銅合金、日用陶瓷、鎢與稀土等相關國際標準研制,加快推進標準制度型開放,以標準“走出去”,助力我省裝備、技術、產品“走出去”。到2027年,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5項以上,國家標準50項以上。(責任單位:省市場(chang)監(jian)管局(ju)、省發(fa)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ting)、省交通運輸廳(ting)等)

三、保障措施

29.加強財政支持。謀劃儲備設備更新、循環利用等重大項目,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和超長期特別國債。用足用好中央節能減排補助資金、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相關資金、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專項資金等,實施好老舊營運車船更新補貼、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等政策。統籌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通過補助、貼息等方式,支持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落實政府綠色采購政策,加大對符合政策要求的高效節能產品設備、再生資源產品的政府采購支持力度。強化財政資金全過程、全鏈條、全方位監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準性。(責任單(dan)位(wei):省(sheng)(sheng)財政廳(ting)、省(sheng)(sheng)發展改(gai)革委、省(sheng)(sheng)商務廳(ting)、省(sheng)(sheng)交通運輸廳(ting)、省(sheng)(sheng)工業和(he)信(xin)息(xi)化廳(ting)、省(sheng)(sheng)農(nong)業農(nong)村廳(ting)、省(sheng)(sheng)生態環境(jing)廳(ting))

30.落實稅收政策。落實好購置用于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及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稅收優惠政策。推廣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做法。配合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增值稅簡易征收政策,落實落細所得稅征管措施。(責任單位:省稅務(wu)局)

31.優化金融支持。積極爭取貨幣政策工具和中央財政貼息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信貸資源傾斜,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效節能產品設備生產企業、資源回收利用企業發行綠色債券、上市融資和再融資。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智能家電生產、服務、消費等環節的金融支持。鼓勵引導銀行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適當降低乘用車貸款首付比例,合理確定汽車貸款期限、信貸額度。(責(ze)任(ren)單位(wei):省地方金融管理(li)局(ju)(ju)、省財(cai)政廳、中國人民銀行(xing)江西(xi)省分行(xing)、國家金融監(jian)督管理(li)總局(ju)(ju)江西(xi)監(jian)管局(ju)(ju)、江西(xi)證監(jian)局(ju)(ju))

32.強化要素保障。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和回收循環利用項目用能、用地保障,對新建、改建、擴建企業技術改造和再生資源利用項目,加快能評、環評等前期審批手續辦理。對不新增土地、以設備更新為主的技術改造項目,簡化前期審批手續。加大再生資源回收和加工利用、二手交易市場的用地支持力度,統籌區域內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中轉貯存及再生資源回收設施建設,納入公共基礎設施用地范圍,保障合理用地需求。(責(ze)任單位:省發(fa)展改革委(wei)、省生(sheng)態環境廳(ting)(ting)(ting)、省自然資源廳(ting)(ting)(ting)、省工業和信(xin)息(xi)化廳(ting)(ting)(ting)、省住房城(cheng)鄉建設(she)廳(ting)(ting)(ting))

33.夯實科技支撐。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生產設備、新能源裝備、再制造等領域,集中突破一批行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推廣使用“揭榜掛帥”“賽馬”等方式實施一批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組織我省優勢創新資源攻克重大技術裝備“卡脖子”難題。加快建設成果轉移轉化服務網絡體系,推進先進技術成果轉化、產業化。(責任單位(wei):省科技(ji)廳、省工業和信息化(hua)廳)

各(ge)(ge)地、各(ge)(ge)部(bu)門(men)(men)要(yao)從(cong)戰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認識實(shi)(shi)施(shi)大規模設備(bei)更(geng)新(xin)和消費品以(yi)舊換新(xin)的重要(yao)意義,加(jia)(jia)強(qiang)組(zu)織領導(dao),強(qiang)化(hua)統(tong)籌(chou)協調(diao),省市縣三級聯動發力、合力共為。省發展改(gai)革委要(yao)會同有(you)關部(bu)門(men)(men)建立部(bu)門(men)(men)聯席會議機制(zhi),組(zu)建工作專班,實(shi)(shi)施(shi)清單化(hua)管理。各(ge)(ge)責(ze)任單位要(yao)加(jia)(jia)強(qiang)與國家有(you)關部(bu)委匯報銜(xian)接,按(an)照(zhao)本實(shi)(shi)施(shi)方案(an)要(yao)求,圍繞目標加(jia)(jia)快制(zhi)定具體落實(shi)(shi)舉措(cuo),盡快出臺投(tou)資(zi)、金融等方面配套支持政(zheng)策(ce),推(tui)動各(ge)(ge)項(xiang)工作任務(wu)落實(shi)(shi)落細。各(ge)(ge)地要(yao)建立相應(ying)工作機制(zhi),因地制(zhi)宜推(tui)出差異化(hua)、有(you)含金量的配套政(zheng)策(ce)。

來源: 江西省人民(min)政府


  1. 首頁

  2. 項目案例

  3. 聯系電話

  4. 聯系我們